面對孩子被老師批評、被懲戒,很多家長都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為孩子打抱不平,并抱怨甚至責難老師。
三字經(jīng)云:“教不嚴,師之惰”。老師管教學生自古天經(jīng)地義,但為什么到現(xiàn)在就是一種過錯了呢?
湖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涂麗華表示:如果中小學階段不養(yǎng)成將自己置于理性規(guī)定之下的習慣,而是放任自流,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。一些嬌生慣養(yǎng)的孩子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會難以承受壓力和打擊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如果家長和老師一味地對孩子讓步,盲目地寬容孩子。那么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霸道,越來越難以承受生活的磨礪,越來越難以調(diào)教。最終,家長“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”的美夢也會破滅!
曾經(jīng)一位媽媽寫給孩子的一篇文章傳遍全網(wǎng)《致孩子: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、眼中有光的老師》。這位媽媽希望她的孩子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、眼中有光的老師,當一個心懷敬畏、不丟信仰的學生。這位媽媽說:眼中有光、靈魂有愛的老師,將播種你人生的第一個夢想;好的教育不會培養(yǎng)出溫室的花朵,而要教養(yǎng)出參天大樹;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,你不要心生敵意,反而要心懷感激;你雖然不再為他人而學,但你必須要為自己而戰(zhàn)。
這位媽媽每一句話都直擊心靈,飽含著對孩子無私的愛,同時也警醒了無數(shù)家長和學生。
我特別認同文章中的一句話:好的教育,必然是寬嚴相濟、獎懲分明的;好的老師,必然是管教同步、嚴慈同體的。
文章提到現(xiàn)代教育的悲哀是對鼓勵教育的誤解,是師生關(guān)系的錯位,也是對教育本質(zhì)的偏離和褻瀆。是啊,教育不能缺乏應(yīng)有的懲戒,如果你的孩子荒廢了學業(yè),侮辱了老師,欺凌了同學,那么老師真的沒資格管你嗎?
作為一名負責任的老師,我真的做不到對你不管不顧。老師批評學生,懲戒學生,對學生嚴苛針對的是學生的錯誤,并不代表老師針對他,恰恰相反老師希望他能成才。嚴,也是一種愛。
作為家長應(yīng)允許老師管教你的孩子,對你孩子要求嚴厲的老師,請不要心懷敵意,而應(yīng)該心存感激。學生犯錯,被老師批評乃至于懲戒,是好事:批評乃至于懲戒,能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,并改正缺點;批評乃至于懲戒,能讓孩子保持清醒,使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順更穩(wěn)。
在老師看來,學生是一個可塑之才,是一個有前途之人,他才會用心良苦地批評教育他。孩子的成長需要贊美的陽光,更需要批評的雨露。老師的批評乃至于懲戒,是孩子成長必備的養(yǎng)分。
希望家長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,告訴孩子:被老師批評,是一種幸福;嚴,也是一種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