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,一直在這個小鄉(xiāng)村
—— 一個支教人的教育情懷
我是一名來自邵陽市雙清區(qū)東塔小學的老師,今年49歲,工作在教育一線30多年了,工作一直是認真負責,兢兢業(yè)業(yè)。2021年中旬,我響應邵陽市“三區(qū)”支教部署工作,報了名參加這次活動。之后,由于動了手術(shù),中途本想撤退了,畢竟年老體衰,家人們也是擔心不已,自己更是擔心不堪重負,愧對支援學校和那些未曾蒙面的可愛的孩子們。
但是左思右想之下,劍已出鞘,不應該回頭,毅然決然的克服重重困難,滿懷熱情地來到了隆回縣高平鎮(zhèn)一所鄉(xiāng)村小學,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活動,希望能盡微薄之力,為當?shù)亟逃虒W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開學前幾天,我就拿著簡易行囊,在家人的支持和陪同下出發(fā)了,跟著導航,轉(zhuǎn)過了一道彎又一道彎,穿過一片又一片樹林,在坑坑洼洼泥濘的鄉(xiāng)間小道行駛了將近兩個小時,才來了高平鎮(zhèn)中心學校。中心校的鄒興鵬、周牡淑校長馬上安排我們幾個支教老師的具體工作點。
我所分配的鎮(zhèn)中心小學的周航校長接到通知,立刻騎著他的小摩托旋風一樣親自來迎接。記得當時,我坐著他的“小馬駒”一起親切交談,可來到學校后,看到那場景才知道他當時有多忙。忙中的他又迅速安排好我的住所,其他領(lǐng)導還連夜為我配置了所需的生活物品,當時的感覺——這里的人熱情、樸實、實干。
接下來的時間,這群領(lǐng)導班子更是陀螺似的從早忙到晚:新校舍的建設、操場硬化掃尾工作,十幾個年輕新老師的住宿安置工作,新學期學校開學擴班重組各項工作安排等等,為了孩子們的安全,校領(lǐng)導們更連夜親自沖刷新修水泥地上的水泥殘渣。
看著他們的身影,感慨萬分:為什么這么搶時間?為什么這么拼命?為什么他們?nèi)绱税V迷?校領(lǐng)導說:他們這么做,只希望在這小山村中,留得住老師,能讓這里的老師們安心、靜心地教書;能讓這里的孩子們認真地讀書,健康地成長;能讓這里的家長們安心、放心、寬心。因為他們不僅是老師,更是老師們的護航人。
熱情、樸實、實干,同樣呈現(xiàn)在老師們身上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了解,長期以來,高平鎮(zhèn)中心小學大力開展師德師風教有活動,學校涌現(xiàn)出了一大批愛崗散業(yè)、精心育人、肯干實干、無私奉獻、開拓創(chuàng)新的時代新人。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或忘我的精神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,贏得了廣泛贊譽。
在這里,每個班級大部分是留守兒童,甚至很多班級都會有一到兩個智力有問題的孩子,可這些年長的老師、年輕的教師從不放棄,對待每個孩子選擇分梯度教育教學,不會唯分數(shù)論。每個孩子都會在這里得到關(guān)懷和相應的幫助,甚至零分也不會受到任何嘲諷與歧視。
本學期開始,全國上下都在進行“雙減”:減作業(yè)量,減作業(yè)時長,要讓孩子們睡好,讓家長們不要憂慮,還開設進行心理輔導課程。可在這里,沒有一個老師加課、補課,只有一絲不茍教學,小鎮(zhèn)上一直也沒有一所所謂的教育培訓機構(gòu)。
早上的小鎮(zhèn),靜靜的,晨光柔柔的灑在樹林間,因為這里的小學上學時間是8:20 ,中學是8:50才上課;而傍晚的小鎮(zhèn),夕陽緊緊靠著小山,小朋友們在一起玩游戲,一片歡聲笑語。傍晚的校園,愛運動的老師自發(fā)性的形成了羽毛球組、健美操組、體操組和太極拳隊,切磋交流,不亦樂乎!入夜后,燈光閃閃,好幾十個住校的老師經(jīng)常在備課、閱卷、學習,無怨無悔,忙碌而充實,苦與樂并存著。
看著樸實、能干、童真的學生,一張張笑臉如同一幅幅畫卷,描畫著師德師風留下的美景。農(nóng)村的他們是幸福的,衣食住行,成長教育,老師們細致入微,關(guān)懷備至:
鏡頭一,開學時一年級幾個孩子在小河邊玩耍,班主任了解情況后,火急火燎告知校長后,周校長馬上席地而坐,就對孩子們進行教育,傾聽、談話、批評,珍惜生命之歌印入孩子們心田;
鏡頭二,科學課時,年輕的老師帶領(lǐng)孩子們走出教室,輕輕地撫摸著花草樹木,感知自然之奇妙、神奇;
鏡頭三,老師們一筆一劃手把手地教孩子門握筆、書寫,感受中國文化的精妙之處,鼓勵鼓勵再鼓勵,由能寫一個字,到能寫一排字,現(xiàn)在能抄寫一張試卷了... …
這里的老師們和只要一走進這里老師都會不由得自主地守著愛心,守著鄉(xiāng)村,潤物細無聲地守著孩子們。教育教學可能看不到短期的效果,但孩子們是十分有潛力的。本期的“同課異堂”活動中,隆回縣一中的指導老師特意來??隙ǖ卣f,高平是人才的搖籃,曾考取了一名清華學子?!笆陿淠?,百年樹人。”愛勞動的行為,好習慣的培養(yǎng),對學習的愛好,鍥而不舍的精神等沉淀式的根基教育一直在這里散發(fā)著璀璨的七彩光芒。
教育歷史的文化沉淀,偏遠鄉(xiāng)村的閉塞,也許就是一種屏障,保護著他們沒有受到某些攻擊、侵蝕,保持著他們原有那種古樸的特色教育教學,也正巧回應了當下的“雙減”政策。
自然的美在于她的不雕塑,人文的美在于她的原生態(tài),師德師風的美,在于她的一直都有“愛”存在!
(作者:劉芙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