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 > 精準扶貧在邵陽

        綏寧縣:種糧“父子兵” 端好手中“碗”

        來源:邵陽新聞網 作者:袁學龍 2020-08-14 16:19

        邵陽新聞網8月14日訊(通訊員 袁學龍)8月13日上午,在綏寧縣關峽苗族鄉(xiāng)茶江村蘇家畔制種基地,一對父子正忙著對水稻進行培護。父親叫蘇萬培,兒子叫蘇利,這對“父子兵”是當地有名的制種大戶和種糧大戶,通過規(guī)模經營,不僅實現(xiàn)了自己富裕,而且?guī)硬簧俎r民致富。

        今年56歲的蘇萬培,自1994年以來一直擔任關峽苗族鄉(xiāng)芷田村黨支部書記,2003年被長沙某種子公司聘為制種技術員。近5年來,他一直在周邊村組流轉土地開展規(guī)模制種和優(yōu)質稻種植,僅去年雜交水稻制種產值達200多萬元,優(yōu)質水稻產值30多萬元。

        然而,隨著年齡的增長,很多親戚朋友都勸他,身體要緊,不要再種田了!每當這時,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囑托總是縈繞在蘇萬培的耳畔,他深受鼓舞。同時,蘇萬培覺得自己寶刀未老,種田仍是自己應該堅守的本份。蘇萬培表示,我們中國人要始終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,我們農民始終要做到勤耕作、不拋荒、種好自己的田。

        蘇萬培的兒子蘇利是一名學農技專業(yè)的大專生。前幾年,他一直在外打拼,收入也可觀。2018年底,蘇利回家過年,父親要求他留在家里與他一起干。開始蘇利不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,但當他了解到很多村民在父親的帶領和幫助下走向致富路,心靈特別震憾。經過一番思慮和思想斗爭,蘇利決定留下來和父親一起種田。他說:“我父親是一名制種大戶,我也是學農業(yè)技術的,我希望把所學的知識服務于農業(yè)?!?/p>

        通過近1年多的共同努力,這對種糧“父子兵”終于端好了自己手中的“飯碗”,又將迎來了一個好收成。今年,父親倆流轉土地460多畝,其中制種180多畝、優(yōu)質稻種植280多畝;與22戶村簽訂制種合同,種植面積達300多畝;與村民簽訂優(yōu)質稻收購合同,種植面積達280多畝。全家年產值可突破300多萬元。

        weixin

        掃碼關注

        官方微信公眾號

        掃碼關注

        官方新浪微博

        掃碼關注

        官方抖音號

        国产97碰久久免费视频,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,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,国产精品免费看